报告基于中国科技出行企业“碳中和”现状,进行了梯队梳理及分析,将中石油、国家电网、能链等一起列入“碳中和”发展响应梯队前列,并将能链列为能源数字化转型案例,做了重点研究。
科技出行企业助力碳中和
报告指出,在2020年中国碳排放细分领域占比结构中,从行业细分来看,中国16.2%碳排放源于交通出行。而且,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仍在增加,未来交通出行的碳排放量占比仍将增大,预计到2025年还要增加50%。
亿欧智库认为,科技出行企业“碳中和”发展是中国实现“碳中和”的先行之路,科技出行企业不仅要做好自身的“脱碳”转型,也应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,助力交通行业降低碳排放。
亿欧智库将科技出行企业分为四大类:以大众、宝马、蔚来、小鹏为代表的汽车企业;嘀嗒、曹操出行、哈啰单车为代表的出行服务企业;腾讯、华为、蘑菇车联为代表的解决方案企业;中石油、国家电网、能链、特来电为代表的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。
报告认为,以能链为代表的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对于碳中和的价值在于:打造数字化能源服务平台,搭建“低碳”应用场景。一方面,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通过与5G通信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车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,使补给站作为数据接口以实现大规模组网,利用规模化、集成化、数据化、网联化优势,打造智能化补给网络,扩展多种商业模式,优化消费场景,实现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。
另一方面,它们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商户及用户分级,并通过城市能源热力分布图进行精准匹配,提高C端客户的补能效率的同时,加强补能设施的优质运营;为汽车用户提升消费体验,推动补给行业市场优化,助力“碳中和”发展。
能链“一减一替”成交通能源数字化转型案例
此次报告中,亿欧智库将中国科技出行企业”碳中和“发展响应进行了梯队分析,其中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,按照补给能源属性主要分为加油类和充电类两种。
其中,能链旗下团油和快电在优化产业链,助力消费者增量、企业合作、碳中和宣传上全部满足标准,整体得分较高,处于加油类、充电类梯队前列。
亿欧智库将能链的“一减一替”助力“碳中和”方案,作为交通能源数字化转型实践,进行了详细分析。作为数字化能源服务平台,能链通过团油、快电以及能链物流为行业搭建了多个“低碳”应用场景。
其中,团油依托AI、5G、物联网技术,大幅降低“找油站”成本,帮助车主降低寻找加油站的空驶率,同时为加油站提供一体化数字化服务能力,助力其数字化转型,实现降本增效。
快电通过连接不同品牌新能源运营商,构建互联网互通的第三方充电网络,帮助车主可快速找到好用充电桩,一键扫码充电提升用户体验;同时,快电为运营商提供流量等线上运营服务,以及巡检、运维、清洁等落地服务,提高充电桩利用率,缩短投资回报周期。
能链物流则通过联通炼厂、危化品物流、油库、油站,实现一键“外卖式”叫油与运输过程可视化、油品可溯源,有效降低危化品运输车辆空驶率。
报告认为,作为能源产业互联网企业,能链正在以数字化技术推动能源零售变革,推动交通行业用能数字化、品牌化、去碳化。
据了解,能链的股东包括贝恩资本、招商局资本、中金资本、招银国际、蔚来资本、愉悦资本、小米集团、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、洪泰基金旗下国调洪泰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。
前不久,能链刚完成E轮20亿人民币战略融资,今年年内累计融资超过40亿人民币。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加快能链推进能源行业数字化的步伐,推动化石能源减排、新能源替换的能链“一减一替”碳中和方案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