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网成都9月9日消息(记者昌思荣)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日前在成都举行。论坛上,3项成果发布:数字碳中和专项公益基金正式启动筹备工作;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;《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》发布。
那么,首届论坛为何选址成都?面对“数字化”“低碳化”浪潮,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、公园城市首提地,成都有哪些“硬核”实力,又将做出怎样的部署?
数读:人均碳排放位居全国十大城市最低
记者从论坛上获悉,成都以数字经济推动低碳增长、以数字治理助力低碳生活、以数字创新驱动低碳发展、以数字基建支撑低碳转型,“十三五”时期,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分别累计降低14.2%、21%,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.6%,森林覆盖率达40.2%、年固碳量超过200万吨,人均碳排放位居全国十大城市最低。
事实上,“双碳”目标下的成都故事,早已展开。
2017年,成都被确定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,将在实施“碳惠天府”计划、探索碳排放达峰追踪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。
四年来,成都通过深入实施低碳城市建设“636”工程,持续构建绿色低碳的“产业、能源、城市、碳汇、消费和制度能力体系”,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、能源结构不断优化、城市环境更加宜居,荣获首批“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”。
创新:打造国内碳普惠机制新样板
在创新方面,早在2018年,成都便发布了全国首个针对会展活动制定的碳足迹核算地方标准《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实施指南》。
彼时,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开幕,成都首次以建森林的方式来抵消论坛产生的温室气体,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500亩碳中和林,这是成都首个会议碳中和林。
随后,成都又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200亩碳中和林,用未来20年的森林碳汇量抵消论坛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排放,实现“零排放”目标。
时至2021年,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53吨碳排放,再开碳中和会展先河。
此类创新,在成都并不少见。
2020年,成都在国内首提“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”“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”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,积极构建以“碳惠天府”为品牌的普惠机制,旨在通过正向引导机制,加快构建“人人关注、人人参与、人人共享”的城市绿色低碳生活圈,塑造城市绿色低碳新特质,打造国内碳普惠机制新样板。
今年,“碳惠天府”绿色公益平台上线后,低碳行为成为一种新风尚。选择公共交通出行、自觉节约能源、进行垃圾分类……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,都能获得政府奖励积分,可在线上兑换奖品,通过实物奖品鼓励群众选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
同时,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在成都武侯区簇锦街道正式落地,开创“碳中和理念+垃圾分类”有机结合新模式。据了解,成都还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,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90%,在全国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“零填埋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青城山—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景区,在国内首创“碳减排+碳中和+碳披露”的零碳景区建设模式。
成都方案:加快建设碳中和“先锋城市”
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是一场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。对于这场变革,成都会给出怎样的方案?
4月1日,在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,成都市第一个冠以“数字”之名的产业功能区——天府牧山数字新城正式“官宣”问世。
7月8日,第三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暨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拉开帷幕。
“十四五”开局,成都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率先实现碳达峰,加快建设碳中和“先锋城市”。
当前,围绕支撑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,成都将产业生态圈优化调整为12个,新筹建的“碳中和产业生态圈”名列其中。这是成都超前谋划碳达峰、碳中和的探索之一。
同时,数字经济和绿色制造也成为成都加快建设碳中和“先锋城市”的关键词。
据了解,成都将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。加快形成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国家级示范区的示范效应,加快高端芯片、人工智能、智慧物联等领域的数字技术创新,加强“云联数算用”的要素协同和“芯屏端软智网”的产业协同,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,推动数字技术多行业融合渗透,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
此外,还将加快推广绿色制造模式。积极发展生态工业,加快发展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氢能、光伏、智能网联汽车等绿色产业,创新打造绿色化产业场景,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、绿色工程研究中心,组建碳中和实验室,加快绿色低碳创新成果转化,推动成都在绿色制造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、做出应有的示范。